格物致知成语接龙_典故
格物致知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格物致知 |
释义 |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拼音 | gé wù zhì zhī |
类别 | 连动式中性四字古代 |
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示例 | 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
用法 | 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
词性 | 格物致知是中性词。 |
繁体 | |
近义词 | 致知格物(zhì zhī gé wù):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反义词 | |
英文翻译 | 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格物致知造句:
1、他们皆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之人,像萧传香精于建筑设计,学的是格物致知之学,而萧华楼则是被当做一派掌门培养,即所谓的帝王术。
2、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
3、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4、实际上,“格物致知”包含更多的还是“即物穷理”的意思。
5、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6、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7、万物皆有道,格物致知,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8、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9、——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知而行之,努力做到为善去恶。
10、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
11、安玓,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你的特长,就是格物致知。
12、程朱“格物致知”论的失败正是其整个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它对理解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之发展滞后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3、忽然动了动手指,略有些本能的开启格物致知小心打探四周后,倏地将双眼睁开,整个人更像是一把标枪一般昂然挺立。
14、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15、原指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16、“格物致知”是传统文化与知识论的重要概念,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7、这搓麻绳有什么用都不知道,你小子还好意思夸你自己见多识广?还好意思说什么格物致知,成器利用?
18、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古圣先贤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
19、只是,守仁的龙场悟道,用的还是传统的格物致知用语,还点不出“良知”。
20、六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1、白崖书院少主孔庖,年方志学,却独自一人踏上格物致知之途。
22、在这些人物身上,何尝能见到一星半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见到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3、陆贤侄,这是我的侄子吴盛熙,是庚寅年的举人,正在府上随我攻读,这蒙阴的产业不妨带上盛熙,让他也能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24、朱熹就通过解释发展二程思想,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
25、点的声音在刘明耳畔响起,刘明打开格物致知模式观察自己。
26、学习模式开启,进入格物致知状态。
27、怎么样格物致知?潇洒哥行与知相得益彰,爱自己、爱人民、爱国家……
28、刘明顿时感觉不妙,点开启格物致知模式滴滴,摆渡分身幼体。
成语接龙: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殆无孑遗: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遗风余教: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教学相长:教学:教和学;长:促进;增加。教和学互相促进。
长虑却顾: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顾内之忧: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忧深思远: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远垂不朽:永垂不朽。
朽竹篙舟: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相关成语:
降格以求 致知格物 仙风道格 扞格不入 格格不入 格古通今 格物穷理 格杀不论 格杀勿论 自成一格 格物致知 别创一格 钩辀格磔 扞格不通 不名一格 格杀弗论 格格不吐 格格不纳 独具一格 胸无宿物 恕己及物 物至则反 物尽其用 萧然物外 物华天宝 铁腕人物 物以类聚 比物连类 物换星移 花边人物 不轨不物 恃才傲物 人稠物穰 称物平施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枉物难消 托物引类 物归原主 豪情逸致 团结一致 林下风致 积劳致疾 言行一致 随车致雨 临危致命 高人雅致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极情尽致 专心一致 致远恐泥 雅人深致 致知格物 兴致淋漓 闲情别致 兴云致雨 钩深致远 见危致命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知白守辱 知文达礼 不知贵贱 岁寒知松柏 闻一知十 神不知鬼不觉 莫知所谓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知微知章 告往知来 问羊知马 求知若渴 知根知底 迷不知归 识礼知书 知高识低 视为知己 知其一,不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