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治夷成语接龙_典故
以夷治夷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以夷治夷 |
释义 | 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拼音 | yǐ yí zhì yí |
类别 | ABCB式偏正式中性四字古代一般 |
出处 | 《明史 张祐传》:“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 |
示例 | |
用法 | 作宾语、定语;指借助外界力量。 |
词性 | 以夷治夷是中性词。 |
繁体 | |
近义词 | 以夷制夷(yǐ yí zhì yí):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以夷伐夷(yǐ yí fá yí):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以夷攻夷(yǐ yí gōng yí):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
反义词 | |
英文翻译 |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以夷治夷造句:
1、在云南与现今属缅北克钦邦、掸邦接壤的地方,明王朝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对偏远之地的“蛮夷”。
2、中国擅长用“分而治之”、“以夷治夷”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殖民统治罪恶滔天,其后遗症更是罄竹难书,殖民者实行的“以夷治夷”的卑劣手段直接造成不少非洲国家今日的民族矛盾,作为多民族的肯尼亚自然难以幸免。
4、其实,牢头掌管监仓,学员殴打学员,并不新鲜,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是一些监狱管理犯人中惯用的“以夷治夷”之术。
5、到了元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朝廷改羁縻州郡制为土司制,“以夷治夷”。
6、战前迷信所谓“万国公例”,寄希望于外国调停,“以夷治夷”;战中一再退守,避战保船,“累累错失战机”,最终打败了一场国运攸关的战争。
7、希望打仗的有中国人,清朝希望以夷治夷,以日本来平衡俄国。
8、以夷治夷,一直是我朝对付小国之策。
9、随后,当地农业部门还尝试“以夷治夷”的方式对付小龙虾,在梯田投放黄鳝、鲶鱼、蛙类等小龙虾的天敌,希望它们能克制小龙虾的泛滥,不过效果并不显著。
10、这洋夷皇室皆有姻亲,想来朝廷以夷治夷之举颇为欠妥。
11、中东就是例子,选择性反恐,企图以夷治夷,却作大的伊朗,。
12、以夷治夷,日军要让中国人斗中国人。
成语接龙:
夷然自若: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若离若即: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即温听厉:《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厉精图治: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治国安民: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民惟邦本: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本相毕露: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露面抛头: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头昏眼晕: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相关成语:
以德服人 无以自容 以意逆志 以杀去杀 聊以塞责 慨当以慷 以辞取人 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拭目以俟 引以为荣 不以一眚掩大德 相濡以泽 强不知以为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信以为本 以己律人 昧死以闻 人以群分 以德报德 化险为夷 用夏变夷 鄙夷不屑 视险如夷 履险如夷 夷然自若 处之夷然 放诸四夷 夷然不屑 急病让夷 以夷攻夷 匪夷所思 赴险如夷 河溓海夷 詈夷为跖 芟夷大难 以夷伐夷 尊王攘夷 视险若夷 反治其身 诘戎治兵 操揉磨治 无为而治 齐家治国 鸣琴而治 一治一乱 不治之症 文治武功 治兵振旅 长治久安 治兵以信 胁从罔治 治国安邦 励精图治 历精为治 分而治之 正理平治 剸繁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