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骨髓造句
公私两利
名称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公私两利 |
释义 | 见“公私两济”。 |
拼音 | gōng sī liǎng lì |
类别 | 主谓式中性四字古代一般 |
出处 |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
示例 | 全国工商业者必须在公私两利政策之下,自觉地严格遵守各级人民政府的法令,爱护国家财产,消灭旧社会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恶劣作风。《新华月报》1951年第5期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词性 | 公私两利是中性词。 |
繁体 | 公私兩利 |
近义词 | 公私两济(gōng sī liǎng jì):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公私两便(gōng sī liǎng biàn):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反义词 | |
英文翻译 | |
谜语 |
成语开头相关:
成语首字母相关:
成语结尾相关:
公私两利造句:
1、这是公私两利有事,何乐而不为呢?
2、我们希望合作得多,合作得长,使公私两利。
3、简单表述,以公私两利,以公司和个人双赢作为目的,袁董来到上海。
4、成功,不但对厦门和T董公私两利,我还可得到一笔可观的引资奖金。
5、“我们必须抛掉公私不两立的思维方式,建立起公私两利,公私双赢,公私和谐的新观念。
6、1944年,他和滕代远提出了八路军生产节约运动著名的“滕杨方案”,明确提出“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的方针,调动了部队生产节约的积极性。
7、两岸公私两利合作取代竞争。
8、但中美两国不仅仅是在全球影响力上一决高下的敌手,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他们公私两利。
9、新城两侧西无旱忧,东无涝患,公私两利。
10、这是公私两利有事,何乐而不为呢?
11、成功,不但对厦门和董公私两利,我还可得到一笔可观的引资奖金。
12、当年,王安石变法就是要追求“公私两利”的,于是政府部门办企业,而且直接做生意,结果呢,为腐败大开方便之门,变法遇挫,且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成语接龙:
利令智昏: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向天而唾: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唾手而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
得其所哉:所:处所;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相关成语:
公平无私 公尔忘私 洗手奉公 天公地道 例行公事 公而忘私 正明公道 废私立公 对薄公堂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张公吃酒李公醉 贿货公行 背公向私 公公道道 货赂公行 公道自在人心 割臂盟公 王公贵戚 以公灭私 公私两利 公耳忘私 私情密语 公报私仇 营私罔利 乌鸟私情 枉法营私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植党自私 执法无私 营私植党 无私之光 无私无畏 私心妄念 公私两便 植党营私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两眼一抹黑 左右两难 颠斤播两 弹筋估两 三拳两脚 两极分化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两叶掩目 三番两次 两厢情愿 一床两好 能不两工 清风两袖 两相情原 此地无银三十两 三锤两棒 三汤两割 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首尾两端 元亨利贞 责先利后 贪夫殉利 能牙利齿 利惹名牵 正其谊不谋其利 不知利害 地无遗利 兴利剔弊 利诱威胁 见利忘义 威胁利诱 利深祸速 利利索索 因利乘便 毫末之利 浮名薄利 利析秋毫 损己利物